食品级次氯酸钠最佳使用实践
发布时间:2024-11-14浏览量:981
次氯酸钠为含氯消毒剂,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,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。
次氯酸钠在消毒剂作用水平为高效消毒剂,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(包括分枝杆菌)、病毒、真菌及其孢子等,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。
次氯酸钠在食品行业中作为消毒剂的使用非常广泛,常见于手部消毒液配置,车间环境杀菌,工器具消毒,禽类胴体消毒,净菜产品的消毒等。
针对次氯酸钠的应用和知识点大家可能了解得比较片面,不系统,今天质安选带大家一起从杀菌原理,良好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。
一、含氯消毒剂的物理化学性质
含氯消毒剂包括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化合物(如次氯酸钠、次氯酸钙、氯化磷酸三钠)、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化合物(如二氯异氰尿酸钠、三氯异氰尿酸等)。无机氯消毒剂性质不稳定,易受光、热和潮湿的影响,丧失其有效成分,而有机氯消毒剂则相对稳定,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。
二、杀菌机理
2.1 氧化作用
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,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,并能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到氧化作用,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,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亡。
2.2 新生态氧的作用
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,将菌体蛋白氧化。
2.3 氯化作用
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结合,形成氯化物,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,最后引起细菌的死亡。
三、次氯酸钠的国家标准
次氯酸钠的产品标准为:《GB19106-2013次氯酸钠》,国标中针对次氯酸钠的质量要求如下:a)外观为浅黄色的液体,b)技术要求:
解读:次氯酸钠分为食品工业用和一般工业用,食品行业采购次氯次氯酸钠应该选择上表中A(Ⅰ,Ⅱ,Ⅲ)型号规格,A型适用于消毒、杀菌及水处理等,有效氯浓度分别为≥13%,≥10%,≥5%。因此在采购时需要关注产品的执行标准是否符合食品工业,如下表中的红色标注的执行标准。
四、次氯酸钠化学品的验收
工厂在次氯酸钠验收时,应该关注如下合规材料:
第三方型式检测报告(报告有效期为一年);
出厂检测报告(每批次产品,其中有效氯和游离碱为必须检验项);
标签内容(备注的执行标准是否执行GB19106-2013A型,生产日期,保质期,有效浓度等)。
五、超过保质期的次氯酸钠能否使用
次氯酸钠的有效期为6个月,企业在采购后可能6个月时间内没有使用完,这时应该怎么办?
超过保质期的次氯酸钠并不意味着不能使用,因为其中含次氯酸不稳定具有挥发性,经过工厂的验证在6个月内有效氯的浓度能保证达到10%,但6个月之后有效氯浓度会有所降低,但是其并没有改变化学特性,因此我们在配置时不能完全按照10%的浓度进行标准配置,建议可以采用如下方法:
一般我们工厂使用的次氯酸钠的浓度是很低的。
如:手部消毒有效氯浓度一般为50-100ppm(mg/L),环境消毒一般为200-300ppm,因此都需要从高浓度(如:10%次氯酸钠,有效氯浓度为100g/L,即1L次氯酸钠液体中有效氯含量为100g,其余900g均为水)稀释至使用浓度。
使用浓度一般都为一个区间(因为考虑次氯酸的挥发性),因此我们在浓度达不到10%情况下可以借助余氯测试纸进行测定,这样也能够避免超过保质期的次氯酸钠的浪费。
按照GB19106-2013中5.3要求,对有效氯进行精确测定,然后再根据配置公式进行配置,但是此方法比较繁琐,不符合实际生产情况。
六、如何配置适宜的次氯酸钠消毒液
注意:次氯酸钠具有强腐蚀性,操作中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,接触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、耐酸碱手套等防护用品。
举例:用10%次氯酸钠配制100ppm消毒液怎么配制?
公式:10%×1000000/100=1000倍。
即将用于稀释的10%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倍。例如有10%溶液2毫升,如果要稀释成100ppm溶液,需要加水稀释成2*1000=2000毫升溶液。
七、次氯酸钠消毒液在清洁消毒中的应用
根据常规经验,可以选择如下的有效氯浓度:
手部消毒:50-100ppm
鞋靴消毒:200-300ppm
工器具、设备的消毒:100-200ppm
车间地面消毒:200-300ppm
八、如何检验次氯酸钠残留
工厂在食品接触面(如操作台表面)使用含氯消毒剂后,应该用干净水进行多遍冲洗,如何验证是否还有化学品残留呢?如果选择的消毒剂中如果没有毒物质或者有害物质,化学品的残留在合理的范围内都是安全的。通常工厂都会采用电导率的方法来检测是否冲洗干净,这也是目前较为方便的方法。